奋进科技人丨桂亚林:核心技术要紧紧抓在自己手里
横沥融媒体中心 2022-10-28 17:26:05

我想你一定听说过“锂电池”!

当你为手机插上充电器,等待它“满血复活”的时候,在那微微发热的机身里,一场悄无声息的“运动”正在展开。“运动”的主体便是“锂离子”,它从电池正极出发,沿着既定路线不断“扎”进电解液,“穿”过隔膜中的小缝隙,快速流进负极。31岁的桂亚林是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工程师,主要负责锂离子电池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工作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作为一名党员、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,桂亚林表示,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,心潮澎湃、备受鼓舞。同时对自身的工作也有了更深的思考。

图片

“到达负极的锂离子越多,储存的电量便越足。作为电能的‘搬运工’,‘锂离子’周而复始地从电池正极至负极再至正极来回移动,将化学能和电能互相转换,从而实现了能量的储存与释放。锂电池具备长续航、可快充、能量密度高的特点,所以在数码产品、电动汽车、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”桂亚林一如她平时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设计、调试的沉稳状态。

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。2018年11月,桂亚林加入维科电池研发团队,经过4年多的专注探索,逐步成长为公司科研的中坚力量。她不仅精准把握锂离子电池相关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,也能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锂离子电池相关产品的原材料筛选、体系结构设计,掌握锂离子电池全套制备技术等。

“前不久,我们团队通过对关键技术的不断攻坚,将能量密度从700Wh/L提升至810Wh/L,成功研发28min快速充电产品,为半小时充电需求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。”桂亚林兴奋地向记者介绍她近期参与的研发技改项目最新进展。

常规锂电池经过不断使用,内部会产生锂枝晶,既影响充电能力,还可能刺穿隔膜,带来电池短路等隐患。桂亚林团队在千百次的设计、匹配、测试、失效后,找到了“最优方案”。

桂亚林告诉记者,他们研发的锂离子电池将石墨烯、硅负极等新型材料与正极材料匹配,而这些锂离子电池除了具有耐热抗冻的特性以外,还有高安全、长续航、快充电等优势。

从业至今,桂亚林获公开和授权专利11项,参与多个研究成果实现批量生产并投入数码产品市场,为企业、社会创造了良好效益。

图片

高级工程师、“90”后、横沥镇十三届党代表、手握多项专利技术的硬核青年……桂亚林身上的标签有很多,但令她最自豪的还是“中共党员”的身份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对于报告中的这句话,桂亚林倍感振奋,特意在笔记本记录下来。

“报告对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作为一名党员、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,我倍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”桂亚林说,“小电池”连接着“大科技”,核心技术要紧紧抓在自己手里。未来,她将全身心投入科技强国战略的大潮中,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,打通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痛点堵点,推动新能源新赛道长期健康发展。

 

(公益宣传海报)图片图片

 

文字:邓明敏 图片:邓明敏 编辑:陈晓君